新年新征程,新年新氣象。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·版話兒》特開設《2024我們這樣干》專欄,聚焦出版發行企業2024年發展規劃與目標。
新一年雖然圖書市場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,但有追求的出版發行人和出版發行企業都在迎接挑戰,不斷創新,砥礪奮進。
2024廣東新華——
經歷了2023年的恢復和發展,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,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蔣鳴濤判斷,2024年的圖書市場仍將沿襲2023年末的發展態勢,在穩中有進的主旋律中繼續向好發展。
2024年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,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。蔣鳴濤向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記者表示,2024年,廣東新華將圍繞“以‘穩’夯實傳統業務,以‘進’攻堅新興業務,以‘新’謀劃未來業務”的總體思路,錨定數實融合,向新而行,厚植新質生產力,打造高質量發展“關鍵增量”,努力實現量質齊升。
2023年,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,也是被書店人寄予厚望的一年。
面對經濟周期下行、消費習慣改變及政策變動影響等挑戰,廣東新華始終堅持秉承“一個堅守,三個支撐”的發展理念,堅持立足主業、挺拔主業,加快轉型升級,加速融合發展,積極推進調結構、促協同、育先機,迎難而上,積極探索“做優存量、做大增量、切換賽道、創新發展”的有效路徑,推動業態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,努力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賽道,實現經營規模穩步增長。
蔣鳴濤介紹,具體來說,主要是在三方面表現:
新媒體營銷破局突圍。圍繞頂層設計和路徑規劃,廣東新華搭建了涵蓋短視頻、直播、電商中盤、策劃出版全鏈條的自有新媒體矩陣,打造出新華系統渠道變革“廣東模式”。2023年,成功打造出了“廣東新華嚴選”影響力抖音賬號及《漫畫小學生心理》等四款優質定制出版爆品,多款圖書連續位居開卷發布的圖書零售市場少兒類圖書榜首。
網格化管理改革分步實施。為切實提高教育服務意識和教育服務能力,廣東新華自2023年起,在兩年內全面完成網格化管理改革工作,旨在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,改變傳統的業務思維和管理方式,逐步建立教育服務的共享平臺,形成教育服務“一張網”,打造一支“熟悉教育、服務教育;敢于開拓、善于開拓”的教育服務隊伍,不斷提高廣東新華教育服務水平。
全民閱讀活動出新出彩。廣東新華于8月成功舉辦了2023南國書香節,同步在全省設立535個分會場,吸引境內外400多家單位攜30萬種精品出版物參展,舉辦文化活動2172場次,覆蓋人群超5000萬人次,媒體曝光量超3.2億次,掀起了“書香嶺南”全民閱讀的新熱潮;積極推動書香節“走出去”,3月在澳門設立南國書香節分會場,舉辦“南國書香節·粵澳共讀周”活動,集中展銷國內簡體暢銷出版物1000多種;組織參加第33屆香港書展,甄選組織展銷1180種、4465冊精品出版物及潮流文創和“非遺”作品30余件,展示內地與港澳多元文化交流成果,進一步提升南國書香節傳播力與影響力。
對于2024年圖書市場的發展態勢,蔣鳴濤從大眾圖書消費市場與教育圖書市場兩方面進行了分析。
他認為,在大眾圖書消費市場,2023年碼洋規模的回升證明社會大眾對于圖書仍抱有較為熱烈的需求,但折扣問題如果得不到緩解,實洋規模的增長并不樂觀。實體書店渠道將進一步實現經營屬性向公共文化服務屬性的讓渡;新媒體電商渠道正處在發展上升階段,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,隨著電商生態閉環的完善與商業模式的規范化,腰部企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。
在教育圖書市場,一方面受2016年起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影響,2024年開始在校學生數量將持續減少,導致教材教輔圖書需求量降低;另一方面,隨著教育數字化的不斷推進,教育圖書市場將迎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
面對如此市場態勢,2024年廣東新華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緊抓數字化技術發展及轉型。
蔣鳴濤介紹,圍繞這一目標將在三個點上發力:
一是新媒體營銷創新再升級。深入挖掘線上渠道增長潛力,持續豐富廣東新華自有新媒體矩陣;深度拓展定制出版,開拓自主選題策劃,介入教輔定制出版,延伸新媒體產品線。
二是著力發展數字化技術。聚焦研發和服務,以新華樂育電子學生證為抓手,采集教育大數據,孵化算力終端,為教育大模型的接入應用和自主研發智能產品奠定基礎。
三是深化自有大數據平臺應用。以不斷迭代升級的自有大數據平臺為基礎,深度開發數據分析、數據可視化、數據整合功能,帶動業務流程優化升級,提升數字化決策水平,統籌推進數字化全面轉型。
教育服務和閱讀服務是當前新華發行集團需要著力提升的兩大能力,廣東新華另一個重要工作是緊抓“兩個服務”的提質增效。
在教育服務上,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改革。2024年,廣東新華要完成全省范圍的教育服務網格化管理改革,形成教育服務“一張網”,打造教育服務新格局。在充分總結第一批改革實施經驗的基礎上,推動落實成果轉化,以網格化為依托加大供給側產品改革力度,大力發展新興業務,全面提升教育服務水平和發展能力。同時,全面推行政企服務網格化,培養專業的政企服務隊伍,打造成熟的政企服務體系。
在閱讀服務上,2024年廣東新華將加快推進“新華悅讀空間”等基層公共文化空間建設。全面貫徹落實廣東省委“1310”工作部署,堅持建管并重,開展在全省鎮街打造“新華悅讀空間”建設工作,2024年上半年完成100家“新華悅讀空間”試點建設工作,推動閱讀服務擴面下沉,助力廣東省“百千萬高質量發展工程”落地見效。同時,推動實體書店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。積極參與公共文化設施與網絡建設,持續打造“新時代文明實踐+”“黨建+”“嶺南書院”等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。積極推廣全民閱讀活動擴面強基,全力辦好2024“南國書香節”“新華書香節”“書香進校園”等系列文化活動,擦亮廣東全民閱讀品牌。
要做到“兩手都要硬”,著力做好專業人才引育是關鍵。
人才一直是企業、行業發展的核心資源。蔣鳴濤表示,2024年,廣東新華將堅持以引進、委培、自培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打造信息化數字化人才、教育服務人才、閱讀推廣人才三支專業人才隊伍。2024年重點加大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力度,通過與優質新媒體運營團隊合作,一方面為業務發展賦能,另一方面有效積累新媒體運營經驗,培養鍛煉新媒體營銷人才。同時,堅持市場化導向,創新人才激勵機制,資源向業績優良、人才培養成效突出的主體傾斜,激活人才創新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