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兩月,家住西江產業新城的黎思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安排:每周三晚上、周六上午,去高明區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上一堂免費的小提琴演奏課。接觸小提琴時間不長的她,現在已能完整拉上一首《龍的傳人》。
7月起,高明區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“樂響高明”培訓活動,招募15-55歲高明區居民?;顒游藬凳罕娵x躍報名。經過體驗、面試,包括黎思在內的22名學員堅持了下來。
這只是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的“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”系列活動中的一個。
今年暑假,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新時代文明實踐“8+n”職能部門,善用“高明好人聯盟”,巧用3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,在全區8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、點)開展“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”系列活動1100多場,動員了5270多名志愿者參與,惠及群眾36300多人次。
覆蓋全區
豐富業余時光暑假生活
設于高明區新華書店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,是高明重點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。高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、區文明辦主任陳國平表示,新華書店毗鄰高明區滄江小學、區博物館,周邊有安泰社區、中山社區、金華社區、月明社區等多個聚居點,附近有高明區兩個大型商業綜合體,人流集中,有利于凝聚群眾開展文明實踐服務。
自設立以來,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每周都開展1-7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暑假期間的活動更是成了周邊居民充實業余時光、孩子豐富假期生活的“首選”。
“樂響高明”培訓活動學員蔡世文說:“看到這個公益培訓項目是在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開展,感覺挺靠譜的,就報名了。老師教得很專業,沒有基礎的我如今也會拉小提琴了,以后還想繼續學習?!?/p>
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遍布各村(社區)的優勢,今年暑假,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鏈接資源向農村、社區下沉,舉辦的活動受到廣泛歡迎。在推動文明走向基層的同時,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暑期孩童托管問題。
“我們村距離中心城區較遠,以往很難邀請老師來上課,但今年暑假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‘點單’鏈接資源,我們開展了幾場活動,豐富了村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?!备呙鲄^更合鎮大幕村黨委副書記黃健斌說。
大幕村距離高明區中心城區約40公里,村民多是本地人。如何照看村中孩子、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,一直是村里的一個難題。今年暑假,義診、防溺水等4場惠民活動走進大幕村,惠及村里200多人次。
“暑假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,我們申請開展了一場防溺水活動,家長們都很支持,主動帶孩子來上課。”黃健斌說,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村里的小孩開闊了視野,學到了技能,“孩子有地方可去,家長們也很放心。”
創新機制
“四單”閉環提高質效
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背后,是一套近年來一直在不斷探索完善的“四單(黨政制單引領,百姓點單確認,中心派單實踐,群團評單提升)”機制。
每月23日,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收集“8+n”單位部門活動計劃,整合全區重點孵化培育項目庫以及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庫,制定出“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菜單”;并逐步形成了“菜單”制定整體策劃、實踐活動整體宣傳、實踐載體優勢互補、實踐資源互通共享的運行模式。
“菜單”制定好了,就要發動群眾來“點單”。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、點)都設置了“我來點單”群眾需求收集箱,該中心還通過聯點掛鉤入戶走訪、對口聯系等方式收集群眾需求,各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也多方收集整理群眾需求。
“群眾點單后,高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派單給志愿服務組織,由他們接單、送單,然后再收集群眾對服務的評價,進行總結,提升服務?!标悋奖硎荆呙鲄^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基于“四單”機制形成閉環運作,致力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質效。
通過“四單”機制,高明激活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力量,志愿服務精準化、高效化開展,提升了群眾的參與熱情,進一步擴大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覆蓋面和滲透力。
荷城街道阮埇村原本村里活動較少,但通過積極“點單”,成功鏈接相關資源開展暑期活動,增加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。
阮埇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曾順瓊說: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‘菜單’推出后,我們就積極去看哪些是村里需要的,主動申請落地?!边@個暑假,阮埇村共開展“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”系列活動3場,惠及群眾160人次。
凝心聚力
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
群眾在哪里,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。近年來,高明堅持以陣地建設為基礎,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以志愿服務為抓手,整合各類資源,培育了“樂響高明”“畫說高明”“鄉村文化講學堂”等3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,為各類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今年暑假,“畫說高明”志愿服務隊聯合高明區開放大學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在多個場所開展“最美鄉風”少兒公益課程、“非遺剪紙”親子公益活動、“玩轉拓印”親子公益課程、“公益助殘”暖心活動等常態化文明實踐項目82場,共500多人次志愿者參與,惠及群眾4000多人次。
“鄉村文化講學堂”項目在更合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白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,鏈接區、鎮優質文化資源下沉到鄉鎮,開展安全教育、紅色傳承、心理輔導、書畫、舞蹈、籃球、手工等活動30多場,參與志愿者120多人次,惠及青少年900多人次。
此外,高明還創新打造了“理響高明”理論宣講品牌,整合領導干部、高校專家、人大代表、村委干部、“百姓名嘴”等人才資源,組建層次豐富、專兼結合的多個宣講團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、點)等陣地分眾化、互動式開展理論宣講。今年,高明共開展專題宣講活動80多場次,在覆蓋全區的2147個村村響大喇叭播報了80余期。
陳國平表示,接下來高明將組織開展“理響高明”理論宣講選拔賽,加強宣講隊伍培訓,深化打造“理響高明”品牌;結合“紅色+綠色”縣域文化品牌的打造,高明還將創新打造“薪火相傳”紅色文化品牌,大力傳承弘揚高明紅色文化,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,為高明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
來源:南方日報
高明區文明辦、大幕村、阮埇村供圖